周思藝
春華秋實,感動依然。近日,《感動中國2024年度人物頒獎盛典》播出,岳陽人民的好兒子、中國好人、湖南省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李東烈士獲評《感動中國》2024年度人物。他的故事,字里行間皆是赤誠與悲壯,直抵人心、令人感動。而這份觸動不應止于片刻的哽咽,更應鐫刻為心中的豐碑,指引我們在修己向善的路上,步履鏗鏘、行穩(wěn)致遠。
在時代洪流中,總有一些人,以非凡的勇氣和無私的奉獻,成為無數(shù)人心中永不磨滅的燈塔。去年夏天,岳陽多地遭遇歷史最強洪水襲擊,受災嚴重,李東同志因擔心群眾安危,冒著暴雨巡查山塘水壩和群眾轉移情況,由于突發(fā)山洪,所乘車輛被沖入河流,危急時刻他舍己救人,幫助同車2名同志脫險上岸,將生的希望留給了他人,自己卻被無情洪水卷走而英勇殉職。在生與死的瞬間,不是深思熟慮的抉擇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擔當,這個將生命定格在防汛一線的“90后”基層干部,用30載短暫人生在干部和群眾的心中構筑了一座精神高山。
榜樣不是偶然,而是一貫擔當使然。從組織干事到應急辦主任,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崗位上的四年,是他用腳步丈量民情的四年。自己沒有車,他堅持徒步深入群眾家中走訪;群眾有需要,他背著行動不便的老人辦業(yè)務。低保戶信息需要收集,他挨個敲門,走訪、核實;年齡大、行動不便的群眾需要辦理社保,他帶著設備上門拍攝照片;村民醫(yī)保信息出現(xiàn)錯漏無法報銷,他在村民家、醫(yī)院、職能部門之間來回跑……不少村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了鎮(zhèn)政府有個叫李東的年輕干部,有事找他,“肯幫忙”。當靈車在毛田鎮(zhèn)政府大院稍作停留的時候 周邊幾百位村民聞訊自發(fā)趕來為李東送行。空洞的口號造就不了“榜樣先進”、虛浮的作風凝聚不了“民心所向”,黨員的先進性,并不在于履歷有多么精彩,而在于其履職實績能否被百姓記在心里。
一人興善,萬人看齊。榜樣故事,是感動,更是感召。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雖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。學習榜樣,不僅要學有所感、學有所悟,更要學以精工、學以致用。對標榜樣,廣大黨員干部要在“精工”上見真章,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田間地頭精耕細作,在基層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精雕細琢,在民生服務的瑣事里精益求精。要在“致用”上求實效,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掛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把一腔赤誠和熱情轉化為解決群眾操心事、煩心事的具體舉措。以“精工”之心履職,以“致用”之效為民,甘當鋪路石、甘為好公仆,熱心做打基礎、利長遠的事,不圖個人出彩,但為集體爭光,將無數(shù)凡人微光匯聚成照亮時代的星河。這,便是對榜樣最深情的紀念與告慰,更是對榜樣精神最綿長的傳承與堅守。
心有所信、步履不停;奮斗不息,感動常在。讓我們從“感動中國”中凝聚“光源”、汲取力量,學習“感動”,但不止于“感動”,在榜樣精神的感召下,匯聚點滴星光共赴新征程。
責編:印奕帆
一審:印奕帆
二審:李昆勵
三審:劉樂
來源:華聲在線